忠山樟林
时光过去了几十年,至今我仍记得初进母校时的情景。在长江码头下了船,我打听泸州医专校址。一位当地人自豪地为我指路:那就是,忠山!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啊,“千金无须买画图”!那是一座不带尖锋的帽形青山。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在灿烂的阳光下,如巨大的翡翠,熠熠闪光。从那一刻起,打心底喜欢上这座和谐吉祥巍峨壮丽的忠山。
来到忠山,果然如学生会、校团委给新生的信所说,“校园林木参天,景色宜人,是发奋读书的好地方。”校舍隐藏在香樟林中,这哪里是学府校园?分明是优美的森林公园!忠山的樟林是远近闻名的。参天樟树,硕大雄伟,挺拔正直。树干灰褐色的纵裂树皮,记录着经历的风雨岁月。巨大的伞状树冠,贪婪地吸取阳光,为人们遮荫避暑。枝叶秀丽,四季常青。其原因并不是椭圆状的卵形绿叶永不衰老飘落,而是它的萌芽力强,善于自我更新焕发青春。它的根干枝叶花果,无不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它还拒腐防虫,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美化环境。真是“吃草挤奶”,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樟树高大茂盛抗风长寿,在于它根系深远。贵州燎炬村的一棵直径4米的千年古香樟是亚洲最大的香樟树,其根已穿透了好几公里,甚至延伸到村子几公里外的乌江。营养来自农家的猪圈和田野里。被当地人奉为祈福的神树。1964年夏季,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忠山,我曾参加了那次暑期抗灾劳动。亲眼见到被刮倒的许多房屋树木,而忠山的樟林却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究其原因不是别的,是一棵棵根系深远的樟树,像一个个士兵;一片片铜墙铁壁的樟林,像一块块方队。集体的屏障,团结的力量,有效地抵抗了狂风暴雨的肆虐。
我与忠山樟林的情缘,远不止此,恰如樟树名字的来历。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称为樟树。毕业工作后,或送转院病人到附医,或回炉进修充电,或同学重聚返回母校,总忘不了到忠山樟林转转。或瞻仰它生机勃勃的崭新风采,或从它那里吸取清香的空气,吸收新的动力,或与它合影留待日后记念。
2006年5月,我与姜世正同学回母校参加“校友创作书籍捐赠仪式”。我捐赠了长篇小说《阿大王》、《犯戒》和《乙肝防治》等书。泸州医学院党委尹杰霖书记,学院马跃荣院长等领导亲切会见了我们。这时的母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已由创建初期的专业单一,师生不足二百,设备简陋,破庙作校舍的医士校,发展为学科、层次齐全,师生过万,西中并进,设备先进,校园优美、实力雄厚的川、黔、滇结合地区的教学、医疗、科研及社会服务中心,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自身特色浓、生机活力旺的高水平医学院校,正向着“学习、和谐、奋进、品牌”的泸医新目标迈进。参观了忠山和城北千亩新校区,怀着对开拓者们的崇敬之情,我写下了《七绝 回母校》:“沱江澄练千帆进,两岸泸医万木春。喜看新颜惊校友,犹闻时代弄潮声。”
徜徉在忠山樟林小道,我一直在思索寻觅。如果能有一种像繁星图、群英谱一样鲜明生动的形象,把几十年来创造了泸医辉煌的各级领导、英模,党政、教学、科研、医疗、护理、技术、后勤人员,莘莘学子和曾在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众多校友,都装在心中,时时记念,该有多好。走着走着,忽然一个想法在心中升起,我终于找到了这个象征泸医人的形象。它不是别的,就是忠山樟林。不是吗?忠山樟林的雄伟壮丽、气势恢弘、生机勃勃、终年常青、四季芬芳、奋发向上、抗击风雨、成长壮大的整体风采,多么像“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泸医精神培育起来的泸医人集体风貌。忠山樟树的高大笔挺、正直向上、根深叶茂、广吸养料、善于更新、乐于奉献、质朴坚强、拒腐防虫、积极进取、永不停歇的品质,不正是“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泸医校风培养起来的一个个泸医人的写照吗?总之,就像人间贤达在天上星河都有一颗相应的明星一样,每一个泸医人在忠山樟林中都有一棵相应的香樟树。
我赞美忠山樟林,我热爱忠山樟林,我深信忠山樟林会更加壮丽,更加芬芳,永远常青!
附医采写
因为“文革”中所有大专学生均延期分配工作,所以,1967年我仍是1966级的一名学生。记得是10月下旬,听说附医断臂再植成功的消息,为之振奋,怀着对培养我的母校、附医深厚诚挚的感情,采访了外科三组(骨科)负责人、断臂再植小组组长、手术主刀医师黄荣初(30岁)老师。参加再植手术的还有第一助手黄德坊(32)岁、第二助手王同佑(30岁)、第三助手马化章医师。麻醉师赵邦琼、两个手术护士及摄影师郑栋成。大致情况是:5月4日下午,泸县福集场上,顺江公社14岁的初中一年级男生魏定富的左上肢意外地被汽车引擎完全绞断,急诊送来附医。断臂再植属世界高精尖科技,附医从来没有做过、连见都没有见过这种手术,也没有做这种手术的精密器械设备和技术条件。按照往常的做法,只要将伤肢残端清创缝合包扎就完了,既稳妥又不担风险。但是以黄荣初为主刀的年轻医护人员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为了还小魏的手,抛弃私心杂念,勇敢地去闯。没有显微外科缝合小血管特别的针和精细的钳镊剪等,就以土代洋用无创伤针和眼科钳、镊、剪等代替。没有经验,就找有关资料,针对伤情研究。在闯过清创接骨关后,又在关键的接通肱动脉上刻苦战斗。火柴棍粗细的肱动脉接通后,突然脉搏消失了,于是,拆线用抗凝血液体冲洗通后再接。接通后,又失败。就这样,不断找原因、拆线、冲洗、再接、再通、再阻,反复三、四次后,距受伤已4个小时。眼看离接活断肢的受伤后6小时的时限一分一秒地逼近。在这关键时刻主刀医师仍坚持决不放弃。最后终于找出血管阻塞的原因:静脉回流不畅,动脉血栓栓塞和全身没有滴抗凝血液体。通过大家努力,终于抢在时限之前接上了断臂。
术后由黄荣初任组长带领3位护士组成“断臂再植小组”负责后续治疗。3位护士是:叶祖芬(女,21岁),唐国贤(女,26岁),江培英(女,24岁)。接上的断臂,能不能成活呢?紧接着又展开了战胜血管痉挛、血栓的抗血循环危象和抗感染等攻关战。黄荣初医师完全以病房为家,干脆搬到病房里住下来全天观察处理病情,小组护士日夜守护在病床旁。医护人员一丝不苟地无菌操作,没有专用的半导体皮温计,开动脑筋用普通体温计代替。不辞辛苦地每隔15分钟、半小时、1小时地测一次皮温,并经常测脉搏。7月,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日子,作为断臂再植小组的负责人黄荣初医师,在繁重的工作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每天为小伤员人工按摩作功能锻炼。一月月过去了,经过半年的不断努力,终于闯过了再植关、成活关、恢复运动功能关。鉴定结论为:左上臂外伤性完全断离再植术获得成功。经断臂再植后小魏的手竟能提7公斤的重物。
我将采访得来的材料,写成了近6千字的长篇通讯稿件《毛泽东思想的一曲响亮凯歌——泸州医专附医“断臂再植”成功》。先后寄给了《宜宾日报》和《四川日报》。1967年12月2日,《宜宾日报》在二、三版刊登了该稿,题目为《毛泽东思想的一曲响亮凯歌——泸州医专附属医院断臂再植成功》,同时配发了4幅照片和社论《一切成就都来源于毛泽东思想》。12月24日《四川日报》在第3版整版刊登了该稿,题目是《学习白求恩,抢救毛主席的红小兵——记泸州医专附属医院施行断臂再植成功》,并刊登了伤员魏定富的《天大地大不如毛主席的恩情大》的短文。同时配发了3幅照片和短评《毛泽东思想无往不胜》。
1968年1月24日晚10时15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和全世界播放了“新华社成都二十四日消息:泸州医专附属医院凭着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一位红卫兵小将接活了一支完全断掉的手臂。……”全文约600字,见1968年1月26日《宜宾日报》第2版。并播送了魏定富的短文。1968年2月4日“新华新闻公告”外文电讯:“020408中国西南地区青年外科医生再植红卫兵的断臂。成都二月四日电(新华社):在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中国西南地区某医院里的一组青年外科医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忱成功地再植了一个十四岁红卫兵完全断离的上臂。由于他们是缺乏各种精密器械设备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就,所以是一件格外动人的事。……”据英文翻译的汉语全文约1300字。
跃进楼读标本
泸州医学院专科时期的课程,习惯地分为基础课、桥梁课和临床课。我们1966级的学生1963年9月进校,先学解剖学等基础课,到1964年学桥梁课之一的病理课。记得那是一堂感人至深而又掌握知识牢固的一课。在连接学校与附医的跃进楼(实验楼)底层病理教学室进行。上课的是小朱老师。两只方盘内各摆放着一大一小心脏标本。老师先让大家读小的心脏标本。还好,这只倒置的桃形心脏标本,不就是前不久曾在解剖标本室见过的成人正常心脏吗?于是大家重温了一次心脏的解剖学。轮到读那只大的心脏标本时,尽管老师一再启发,叫大家大胆地说,能说多少说多少,说错了也没关系。但是由于大家从未见过这样的心脏标本,还是读不出来。老师又启发:大家先看这个心脏标本大小形状,比正常的本人拳头大小如倒置的桃形心脏标本,有什么不同?有人看出来了:大小比正常的大多了,起码有一个半成人拳头大,形状由正常的桃形变成了梨形。这时大家的注意力都聚焦到了梨形心脏标本上,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下被吸引到老师演示讲解中。她说,为什么会变大变形呢?大家看,主要是因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的呢?大家知道,心脏是人一刻也不能停止跳动的生命之泵,左右心是两个带瓣膜的唧筒,这个心脏是瓣膜出了问题。接着老师指着心脏标本的二尖瓣,对比正常标本与病理标本的不同:病理的比正常的瓣口变小,瓣膜增厚,开口狭窄,像个鱼口,呈漏斗形……
最后老师说,你们知道,生前一直带着这样一个严重变形损坏的心脏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一息,他该有多么劳累,多么辛苦,需要比常人具有多么惊人的毅力啊!这个人是谁呢?这时大家的心一下提到了嗓眼,都急迫想知道这个好心人。老师说,他就是我们教研组的一位病理学老师。他意志坚强,敬业奉献,带病坚持工作。出的尸体解剖报告,为多少临床医师作了有益的指导。出的活体组织报告,为多少患者带去了希望和福音。制作的病理标本,为多少青年学子敲开了医学之门。心力衰竭发作了,他偷偷服强心药支撑,也不休息和住院。直到有一天实在不行了,这个从不要求什么的人,临终前才向同事们提出了一生唯一的请求:去世后,将自己这颗心,留在教研组作一个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标本!大家被这位虽未谋面却很崇敬的病理学老师的身前身后事深深感动。聚集到一起,按照刚才老师教的读病理标本的方法,仔细地研读标本。把这个风心病病理标本连同患者这个高尚的人深深地刻印在了脑海里。
学习、毕业、工作,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往事都渐渐淡忘。惟有这堂生动深刻的病理课的情景,还不时浮现在脑际,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难以忘怀。象病理课这样的课堂,不知激励了多少先后校友去领悟人生真谛,为多少先后校友攀登医学高峰带去无穷的动力!这使我想起泸州医学院的校训:高尚医德,精湛技术,健康体魄,服务人民。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掌握牢固的为医之道(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既教书又育人,是泸医母校的优良传统。我深信,这一传统必将代代薪火相传,更加发扬光大!
作者:黄培锦 ,男,四川宜宾珙县籍,泸医1966级4班,医疗专业,副主任医师。
1985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历任市文联《宜宾文艺》杂志编委,市作协常务理事,宜宾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副主编。已出版9部小说、散文、诗词等文学著作。已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刊》增刊等国家级文学期刊发表20多件作品。长篇小说《阿大王》《犯戒》和诗词等10余次获宜宾市人民政府“阳翰笙文艺奖”。《白鹤窝》1988年获“四川省文艺创作奖”。短篇小说《牛郎智女》2010年获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全国征文一等奖。11首(副)诗词联2012年获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全国诗词联大赛金奖。